受傷休息完,醫生說可以開始「積極治療」,那到底該做什麼?

很多人在受傷後進入休息期,疼痛漸漸緩解,卻卡在一個尷尬的階段:不能再繼續躺,也不確定該怎麼動。

這時,積極治療的重點不是馬上回到原本的訓練模式,而是讓身體「重新學會正確地動」。

重點1|重建神經肌肉控制

受傷後,大腦與受傷部位的肌肉控制能力常常下降,動作會變得不自然、失去穩定性。例如腳踝扭傷後,腳的落地方式會改變,進而影響膝蓋與髖部。

這時候要透過「動作控制訓練」來修復神經系統與肌肉的協調,例如單腳站穩、眼閉平衡等基礎動作,是恢復穩定性的第一步。

重點2|從低強度的功能性訓練開始

千萬別急著負重或做高強度訓練。像是橋式、分腿蹲(Split Squat)、側棒式等,都是能逐步提升穩定性與肌群協調的好選擇。

重點是「恢復動作品質」,不是一味追求進度。

受傷後能不能「完全恢復」,關鍵不只是休息,而是用對方式走過「復原→重建→回到運動」這段過程。

欲知更多健身知識快來啟動健身免費體驗一次教練課程吧!我們提供預約 #免費參觀體驗 以及 #免費教練課程諮詢與體驗

立即預約吧👉https://forms.gle/8ruGMKzeVDrXrm9R6

💪提供專業教練課程規劃與諮詢💪

五權館 台中市北區五權路375號11,12F ☎️04 2206 9666

中科館 台中市西屯區國安一路168號5F ☎️04 2465 8899

更多資訊全在啟動官網 👉https://linktr.ee/actionfitnesstw